导 航

从品牌策划、创意设计、打样到生产,让您无后顾之忧

盒畔90%客户,源于老客介绍

一对一服务,出品到满意为止

盒畔没有大小客户之分,每一家客户都必须认真对待

产品包装设计要把话说清

今天开车出门,我正堵车,与别的车斗智斗勇,老婆打电话过来,接通我告诉她“正在堵车”,她还不停的给我说话。在她的理解里,我堵车是停在哪儿,所以不停和我说话。结果我吵了她几句。其实这个事情反思下,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只需要说“我正在堵车,不方便”。多三个字就把话说清了,也不会大早上的让大家都不高兴。
 
这个小事情,我也结合下我们自己和行业的问题。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一些解决办法,并且可以用于指导品牌设计。品牌沟通的对象是他的客户。
 
 
品牌和客户交流的过程,对于信息的交互,尤其是客户获取信息的程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没说清,也没说懂
 
对于一些不重视包装设计的客户,因为对产品知识,品牌文化理念,以及产品的价格等相关信息研究不深,所以在包装设计的时候,会存在说不清的现象。
 
这个说不清体现在对产品知识了解不透彻,对竞品也不了解,同时对于产品体系,价格区间也模模糊糊。既然说都说不清楚,那就更不用想着能够说懂客户。
 
为什么很多店面会要求新入职销售顾问脱产学习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才能上岗销售,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情况。
 
因为销售顾问其实是品牌的代言人,如果代言人对于品牌什么都不懂,那客户对于这个品牌的印象就会下降,甚至会选择其他品牌。包装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业务员的角色。
 
第二个层次:说清了,但没说懂
 
第二个层次是很多品牌对产品研究比较深入,觉得自己产品讲解很到位,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把产品个方面说的特别溜,而且还使用了很多专业词汇。
 
虽然品牌确实把产品说清了,但因为没有考虑受众的感受,也就是客户的认知水平,用了太多的专业词语,导致包装设计虽然文案写清了,但由于顾客对专业词汇不理解,根本没听懂品牌说的内容。
 
这种情况出现,看似品牌和客户沟通的很顺畅,但其实品牌们俩的沟通还是浅层次的,因为从信息交互的角度,品牌只是将信息传递给了客户,并没有站在信息接收方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个层次:说清了、懂了,但没说动
 
一些品牌处于第三层次,能说清,也能让客户听懂。
 
但销售的终极目的是把产品卖给客户,既然想把产品卖给客户,让客户快速购买,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说清和说懂的问题,还要考虑能不能通过信息的交互,让客户动心,也就是说动客户
 
只有说动客户,客户才会考虑要不要购买,如果没说动客户,品牌只是起到了产品宣传的作用,却没有起到引导客户购买的作用。
 
第四个层次,说清,说懂,说动了
 
优秀的品牌都处在第四层次,能够说清,说懂,最主要的是能够说动客户。
 
能说动客户的品牌都会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客户出发来组织信息,给到客户的信息不仅仅让客户方便理解,也能够打动客户。
 
如果想达到第四个层次,有如下建议,供品牌参考
 
1、从信息受众方的角度,进行信息的组织传递
 
想钓鱼,就要知道鱼是怎么想的,就要考虑给鱼什么饵,这就是从信息受众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鱼饵的味道好不好,鱼儿说了算,不是老板
 
我们很多品牌总是从信息发送方也就是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怎么爽,就怎么说,给出的信息从来不考虑客户能不能有效接受。
 
这种信息传递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
 
2、从信息受众的认知水品来组织信息
 
客户的作为信息接收方,他对于产品的使用,技术,科技、品牌的认知肯定比不过品牌方。
 
很多品牌不理解这一点,讲解产品的时候很容易卖弄学问,说白了就是不说人话,品牌说的信息客户听不懂,不理解含义,品牌传递的这些内容也是没意义的。
 
所以任何产品介绍和沟通,都要根据客户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客户认知水平的高低都有可能,我们的信息也要随着认知水品不断变化,保证说的都是人话。
 
3、从客户的核心需求来组织信息
 
客户需求的不是产品信息,客户需要的是能够解决他的痛点,解决他的需求的产品信息。
 
如果品牌希望说动消费者,品牌必须是从客户的核心需求出发去组织信息,只要这样才能有效的说动消费者,让客户觉得这个产品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就是为解决他的痛点而存在的。
 
如果不知道怎么去了解客户核心需求,您可以私信盒畔,我们一起讨论。
 
4、用同理心,服务心
 
单靠产品本身价值,竞争力越来越弱了,客户更需要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价值的品牌。
 
所以品牌要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用同理心,服务心去对待客户,也就是不能以宰客户,把客户当傻子的心态对待客户,要真心实意的为客户着想,用这个心态去分享信息,客户才会觉得受到了尊重。
上一篇:揭秘: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是什么?
下一篇:从今麦郎凉白开到康师傅喝开水我们可以学什么